给移动医疗泼泼冷水 心晓引领移动健康上线京东
2015-10-15 13:31:27 来源: 评论:0 点击:

心晓是首款心脑血管健康管理系统,能够无扰、连续地采集并绘制用户的心率、呼吸率与呼吸强度、体动、睡眠等生命体征数据曲线,从而建立个性化健康模型,提供个人专属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预警服务。

产品由两部分硬件组成,一部分放在枕头下面通过生物传感技术检测人在睡眠状态下的心率,呼吸等数据的信号板,另一部分则是可以通过蓝牙和近端手机连接,实时数据传输,并且可以看到心脏和呼吸的波形图,还可以通过WI-FI和远端手机连接传输数据的运算盒。放在枕头下的心晓信号板不足1kg,无需充电,。另一部分心晓运算盒可实现用户夜里起床时自动打开夜灯和时间显示,躺下则自动关闭夜灯和时间显示。

这款心脑血管健康管理系统实现了1700赫兹的采样频率,超出重症监护室心电监护仪的3倍 ,使得数据更加精准。并且实现非穿戴、无辐射、无扰监测、无需充电、数据同步等。最核心的部分是硬件背后的软件会将数据收集进行分析,并通过背后团队的大数据挖掘,为用户提供单次、周、季度以及年度的身体监测报告,并提供健康建议。
心晓的健康模型研发团队负责人为承担深潜科研人员身体监测的中科院专家李烨教授,产品设计团队负责人为欧洲顶级工业设计大师汉诺•凯霍宁,编者觉得这么“豪华”的技术团队在目前的创业公司中实在难得。庞志强作为一个处女座的创业者,产品力臻完美,除了技术要做到行内最领先,设计上也要达到审美的极致。

长期的数据采集建立模型才能预测健康趋势,才能做疾病风险预警。疾病医学是通过对过去数据进行统计,检测出一个范围值,并利用这个范围值来判断患病的风险。
做这款产品之前,庞志强买过很多手环发给员工试戴,除了一位待产同事持续戴着,剩下的员工佩戴均不超过三个月,频繁同步数据,不舒适,不好看都可能成为人们弃用的理由。因此做心晓,他格外注意对舒适度、外观品质问题的解决。
不管是智能硬件还是互联网医疗,在创业领域都受到热捧,身处这一领域,庞志强对这一领域有着自己的独特判断,他认为,移动医疗目前在中国还是个伪命题,理由是在分级诊疗都做不好的情况下,线下医疗资源配比不均衡,靠着APP和几个医生签约就能实现移动医疗是不可能的,况且医生只靠患者的描述是不可能做出任何医疗上的判断。
而在硬件方面,如果只是给传统的仪器加了蓝牙或者无线网链接,没有长期的健康分析管理也是不科学的。我国目前的主要问题不仅仅是医疗资源稀缺,更是医疗资源配比的不均衡,所以说现在说移动医疗为时尚早,移动健康必须前置,前置到长期收集一些数据,尤其是让病人自我管理的时候,伴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会有一定的效果。
创业的成功用时间来衡量,并非说短时间内拿到了融资就叫成功,要看十年之后依旧活着,而且还很伟大,才是成功。所谓十年磨一剑,概莫如此。
心晓这款心脑血管健康管理系统,10月13号磨刀霍霍登陆京东众筹,为之付诸了400多个日夜心血的庞志强团队,依旧意气风发,带着天生的“骄傲”笑傲移动健康的战场。
如果对父母以及自身健康关注有需求,可进入京东众筹后搜索“心晓”,即可到达心晓众筹页面。 众筹价是原价的2折更赠送美年大健康体检套餐,入手一个还是不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