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华康移动医疗COO戴廉:移动医疗的创新机会
2015-11-09 19:57:06   来源:亿欧网   评论:0 点击:

  2015-11-01 10:28:11  由亿欧网主办,点点租协办的亿欧网深圳站越界沙龙第2期于10月30日在深圳南山区科兴科学园内举行。沙龙邀请了百米生活CEO梁志刚、小农女联合创始人陈楠、华康移动医疗COO戴廉、考拉先
  2015-11-01 10:28:11

  由亿欧网主办,点点租协办的“亿欧网深圳站越界沙龙第2期”于10月30日在深圳南山区科兴科学园内举行。沙龙邀请了百米生活CEO梁志刚、小农女联合创始人陈楠、华康移动医疗COO戴廉、考拉先生联合创始人安康、我趣旅行网创始人黄志文、天图资本合伙人汤志敏和土巴兔副总裁李华华。沙龙以越界为主题,以“嘉宾演讲+圆桌讨论+观众问答”的形式,分享创业经验,探讨资本寒冬中应避免走哪些弯路。

  以下是华康移动医疗COO戴廉的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现场问一个问题,大家对医疗行业是怎样的感受?(观众:暴利、坑、贵)全是负面的词,没有好词啊。

  我讲一下关于移动医疗和我们公司做的事情,我们公司的愿景是连接一切医疗服务创造更美好的医患关系,其实就是希望解决这些痛点。我先讲讲整个行业以及移动医疗处于什么阶段,和其他的O2O行业相比有什么特色。

  这是微软几年前的一个关于移动医疗图景的视频,描述的是这个女孩在跑步,跑步的过程中,她的健康数据会传到很多的终端,会传到她的家庭医生、专科医生那里,医生会谁是根据她的这些数据给出一些反馈,这是一个健康的人。

  还有一些病人,病人的数据会不断的传给他的医生,医生会根据这些数据给出一些预警、处方,整个医疗是行云流水和去中介化的医疗,可以离开医院,在家、诊所、医生办公室能够得到非常连续的医疗。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公司撬动医疗的各个板块,从挂号、诊前的健康管理、诊中的环节再到诊后医患之间的沟通,这个图景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三大技术发展使智慧医疗将成为现实

  为什么?因为和现在的智慧浪潮是完全一体的,人与物、物与物高效拦截。这个人是一个传播学家,他的很多名词大家都非常了解,比如地球村、信息告诉公路、高博空间等等。

  他是1960年,也就是50年前提提出的这些概念,是一个非常先知的人物。他有一本著名的书对我们理解现在的时代有很大作用,叫《理解媒介》,所有媒介都是人体器官的延伸,媒介的概念可以扩大化,不仅是公共报道媒体,还有汽车轮子、货币、高速公路。1960年广播和电视兴起,电子媒介就好像我们人类的中枢神经的延伸,手机也是人类中枢神经的延伸,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可以借由这个新的媒介传播出去。

  其他的概念不在这里赘述。以往的非电子媒介时代,特别吃香的是线性思维逻辑非常严密的人,电子媒介尤其是智能手机时代,最吃香的实际上是那些能够用各个感官去感知世界并且和大家交流的人。以往最吃香的是学霸型的人物,他们理解、阅读能力超强,但我们发现新兴起来的牛人们,以马云为例,他不是学霸型的人物,他把全部的感官都调动起来和大家交流,演说能力非常强烈。马佳佳同学说会玩、会吃、会得瑟的人是最吃香的。

  怎么看待这个时代?在座的很多人都看过《延续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为什么摩托罗拉、诺基亚、索尼这些非常好的公司都倒闭了,他们不努力吗?恰恰相反,他们做的是希望从80分到100分,他们的组织非常严密。但智能手机一开始只有30分,30分的技术会取代在当时领域80分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智能手机会取代这几家传统公司的原因,这本书也可以对我们理解当前的时代有很好的参考。

  凯文·凯莉写的《失控》,蚂蚁、蜂群是去中心化无领导的状态,去中心化的状态让他们非常的无序,就像互联网时代人类的组织方式,我们现在是不是都在去中心化?很多事情并不依赖于一个特别聪明的大脑,而是越来越分散,组织的形式越来越小,很多小的组织汇在一起,所谓生态,就是不同的组织在连接、合作,大家创造一种生态。他说技术进步有一天会超过人类智能的生命体,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里的应用也是比较有成效的。比如IBM机器人沃森,沃森在美国最有名的肿瘤医院,和美国两家非盈利性医院学习了肿瘤诊断的知识,机器人学习这些知识很简单,知识库灌输到机器人中,可以不断纠错,可以给医生做诊断的参考,其实他可以对很多疾病进行诊断。KK说机器人和人类相互共存并一起工作。

  我们这个时代具有颠覆性,颠覆的力量来自于哪里?我总结为两个部分。一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又分三个方面:信息技术进步、无线通讯技术进步,两者加在一起再加上各个领域,三种技术的叠加给某个行业的颠覆带来非常好的技术基础。信息技术比如计算速度的加快、云计算的出现。无线通讯技术比如2G到4G。各个领域的专门技术,医疗领域的基因检测技术越来越低成本。这些技术加一起可以形成颠覆性的力量,消费者权利意识的崛起就是这些技术带来的,然后又反过来推动技术的进步发展,一起颠覆某一个行业。

  实现颠覆还需要一些基础,基础网络建设的发达,智能手机高度普及。2011年智能手机普及,首先会改变信息的传播,会让信息传播加快,此外还有来与传感器技术的加快发展,比如智能手环,这是现在传感器应用最广泛。传感器在医疗领域,尤其是个人医疗方面还会有很多,越来越和医疗级应用相融合。我在家也可以做出和在医院同样的检测结果。机器人技术进步刚才已经说过。

  医疗行业如何变智慧

  这些颠覆的力量从哪里来?首先技术进步会对医疗机构产生影响,无论信息的传播变化、传感器技术进步,还是越来越多的其他消费者力量的介入,首先会对医疗结构内部产生影响,在医疗机构内部会有很好的感应和度量,数据来自生命体征,在院内院外都可以采集,这种感应和度量很多,可以通过数据做一些提醒。还有互联互通,医院里形成协同的团体,共同制定一些决策。所谓更深入的智能洞察,是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通过不同生命体征数据,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疾病和周边环境的相关性,为下一步整个临床治疗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也可以实现所谓的个体化医疗。

  医院内部也是同样,提高了医疗机构的运营效率,可以帮医疗机构有更好的质量和成果,也可以改善防病、治病的医疗服务。这是一个典型的医院内部信息化的图,其实这几年医疗机构做了很多事情,比如医院内部的信息化,无论从收费、报告单、检验单的输送,还是手术室、门诊、住院部门,现在这些全部都已经数字化,还有所有的库存管理,无论是现金流、物资流、患者流还是医嘱流,大多数的医院都已经信息化了,只不过信息化的水平不太相当。医疗机构之间的互联,通过信息化的互联,可以通过医疗云进行远程的互联工作。

  我们可以通过云,不光是在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与机构内部之间构成关系,同样患者在院内院外同样构成了闭环。最后会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个医疗生态,以患者为中心,连接不同的终端、不同的医疗机构、不同的医疗服务的生态。

  简单总结一下,第一步是医疗信息化,第二步是在线医疗兴起,第三部是移动医疗兴起。结果是每个人都可能享受协同、协调的医疗系统所提供的服务。

  由于这种协同和协调的产生,由于这些数据的出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数据,未来会到个性化医疗服务阶段,可以基于这些大数据做出个性化的医疗服务的建议。

  刚刚说到的是整体趋势,具体如何呢?对于中国来说,移动医疗室2011年开始发展的,2014年到了高峰,以往和互联网方面的其他行业相比,医疗相对较冷,大家会认为医疗要颠覆很难,门槛很高,比较关注的是电商和更加互联网化的行业。医疗比较晚,为什么呢?其实也是自然的,整个服务有几个维度,比如客单价、频次、标准化,比如滴滴打车和淘宝都是低客单价高频标准化的服务,医疗的客单价比较高,又是低频、非标准化服务,所以互联网化较晚。对于中国来说,医疗的互联网化有很多的意义,一方面把传统的医疗用互联网实现,另一方面对于中国医疗体系来说也是弯道超车。和欧美国家相比,比较不成熟的挂号、支付等医疗流程,如果没有互联网,传统行业进展非常缓慢,但是有了互联网,有些事情反而可以跨越阶段实现弯道超车。

  这是一个具体的数据,移动医疗从2011年开始,2014年占比就比较高了,融资也是2011年比较火,2014年融资是前三年的两倍。地域分布和整个细分的占比,火起来和这些大佬是很有关系的。

  国际趋势也是这样,这是硅谷的一个报告,2014年美国的数字医疗方面总的投资额相当于前三年的总和。到底哪些领域比较受欢迎?分别是大数据分析、医疗消费者参与、数字化医疗设备、远程医疗、人口健康管理。大数据第一次变成第一位,还有一个特点是个性化医疗,现在叫做精准医疗。这两个跟肿瘤个性化治疗公司有关,他们到各个医疗机构收集生命体征数据,加上基因检测数据,把这些数据加在一起,给大家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这是Rock Health的最新报告,前三季度的投资中去年是基本持平,没有太大的增长。有人可能会说这个行业是不是有点冷了,我自己简单总结,从美国和中国的趋势可以看出,移动医疗走过这样几个阶段。一是用户生成内容,搜索引擎、线上社区的出现,可以提问,然后有人回答和健康有关的只是,在美国是2004-2005年出现的,在中国很快出现同样的情况。这些用户生成内容变成专业的平台,最后变成专业的医患互动平台,美国有在线的,中国有好大夫、寻医问药网。第三个阶段是和医疗改革相关,2009今年中国开始启动,美国是2008、2009年启动新一轮医疗改革。第四阶段是数据驱动和数据发现。二、三、四阶段,仍然有明星公司出现,更加集中在三、四阶段。去年开始获得巨额投资的都是医患互动平台,这些无一不是解决医患相关的问题。

  华康移动医疗的智慧医院建设

  简单说下我们公司的情况,我们做的是一站式的智慧诊疗服务平台,由两个产品组成,一个是就医宝患者端,可以在深圳挂到所有医院的号,除了挂号外,深度对接医院的信息化系统,通过ATI对接深圳医院的信息化系统,通过APP可以实现挂号到支付、取报告单、检查单、诊后交流,而且我们集成各家医院内部流程,目前签约了200多家医疗机构,很快会陆续上线。

  除了患者端我们还有专业的医生端,医疗行业不太一样,医生端其实也是相对独立的一个群体,医客会给医生提供随访管理服务,随访时看完病要跟踪,这个对医生来说有比较大的需求,精准化的管理和急诊,做一些分级诊疗。

  这是我们智慧医院解决方案的流程图,我们会通过两端实现全流程,通过分诊、挂号、支付、候诊、诊疗、处方、检验检车、治疗费用、电子病历,全部可以在APP上完成。这是一些界面,门诊缴费、报告查询。目前卫计委和医院已经加入我们的平台,有很多的合作伙伴,比如中华医学会、BAT等。

相关热词搜索:华康 医疗 机会

上一篇:美国6大创业新领域和移动医疗的3大方向--移动医疗健康投资联盟第6次主题沙龙
下一篇:交银国际:春雨金字塔形平台切入移动医疗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