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投资大佬诊脉互联网+医疗新模式
2015-07-21 19:13:16   来源:东方财富网   评论:0 点击:

  关注医疗投资领域的人都知道,2014年是移动医疗元年。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开始选择相信:互联网将改变整个医疗行业。  大量的创业者投入到互联网+医疗的创业题材中,全民创业,景象空前。从去年到现在
  关注医疗投资领域的人都知道,2014年是移动医疗元年。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开始选择相信:互联网将改变整个医疗行业。

  大量的创业者投入到互联网+医疗的创业题材中,全民创业,景象空前。“从去年到现在,与医疗和互联网有关的,基本上呈几何级的增长,我碰到创业者最小22岁,最大65岁,创业方向从挂号,信息,远程诊断到病理,无所不有。”IDG合伙人章苏阳形容。

  针对移动医疗的投融资也在沸腾。2014年整个中国移动医疗的融资达到6.9亿元,发生的投资事件一共有73件。投资从早期的A轮融资逐渐向B、C轮发展。中卫基金创始合伙人李文罡断言:“整个移动医疗已经进入到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大量空白

  尽管已经成为最热门的投资话题,但众多投资人依然认为,中国医疗市场才刚刚起步,眼下的医疗领域还存在很多创业机会。

  腾讯投资执行董事穆亦飞称,中国医疗卫生的产业最开支到2020年有5~8万亿市场,相比之下,整个游戏市场连一个零头都不到。即便如此,中国的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占比相比其它国家还很低,所以市场规模还会增加。

  市场足够庞大,但很多需求并未被满足。章苏阳表示,多年来,医疗市场中的几个重要支点基本上没有变化。“医改改变的是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没有解决,而且越来越厉害。”

  NEA全球合伙人蒋晓冬亦表示,过去的一年是非常让人沮丧的一年,沮丧的原因是“我们觉得很多政策应该落地的,很多限制应该松绑的,很多导向型的一些问题,要么是推进不够快,要么是甚至在某些领域可能不仅是停滞,也许还向反方向走。”

  为什么医疗领域变革如此困难?章苏阳解释,国内医疗服务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服务内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政府,还是企业,想要改造这样一个市场是十分困难的。“如果互联网想在其中寻求突破的话,应当从信息对称的那部分入手,比如挂号。”章苏阳说。

  其他投资人则相信,市场的痛点也预示着新的机会。穆亦飞认为,医生、医院、患者、药品公司,任何一个都可以变成互联网的切入口。

  同渡创投合伙人吴蓉晖看好互联网对医疗服务的填补:“我们这么多年了解下来,实际上整个医疗服务不仅仅是改造的问题,现在有大量的空白还没有被填充。结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技术,这些是有可能以比较高的速度来提供的。举个例子慢病管理就是一个领域,我们知道有很多的像糖尿病病人或者高血压病人现在没有专业的服务在那里的,包括院后、术后的康复也是没有专业的服务能买的,所以这几年冒出很多公司,因为在一个空白领域里你快速进去提供,实际上这个机会和成长性会非常高的。”

  如何互联网+

  尽管大多数投资人都认可互联网+医疗的市场机会,但对于互联网究竟是如何+医疗却持有不同看法。

  腾讯投资用互联网思维去理解互联网医疗。穆亦飞认为,互联网其实可以降低信息获取或者是对接的成本。“我们可以提效,具体的表现方式是用重购的方式。二是异步化,最后是结构化和标准化,从而去中心化。”作为互联网背景出身投资机构,腾讯重视的依然是数据。“数据是服务的核心。腾讯希望做一个大的数据平台来支撑各个创业公司,或者生态环境的数据整合。”

  李文罡认为,移动医疗改变的是整个就医的体验,就医的环境。“着重在三点上改变,主要是整合医疗的资源、提高医生的效率、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方面,改变了整个医疗的体验环境。”

  章苏阳表示,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是信息越对称的东西,越有价值,效率提高越多。“目前互联网+医疗的服务,基本都属于信息结合类的。比如动手术前的前一个星期和后两个星期,这时候交互是特别频繁的,有可能医生这时候,因为是他做的手术,可能他和病人之间相对平衡一点,那么这些时候可能是有机会的,包括将来医药的放开等等,也可能有机会。”

  红杉资本合伙人陈鹏辉对互联网如何与医疗结合有十分明确的想象:“以后有没有可能我们很多的问诊是远程的方式发生,包括专家的面诊、远程医疗、网上挂号,包括医院里面不再需要排队,是可以直接在手机上查看你的报告单,支付你的诊疗费用,包括在上面买你想要买的药,包括离开这家医院之后还能跟看过病的医生保持互动,这一切听起来都是手段,改变不了医生和病人面对面交流的实质,但这些新的技术手段的出现会改变大家就医的方式,从而进一步的改变整个医疗体系固有的医院、医生、患者、药厂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我觉得这里面会有很多大的机会,既是行业的机会,也是我们投资的机会。”

  回归医疗本质

  很多投资人都相信,互联网与医疗有着十分广泛的前景。一些投资圈的大佬甚至毫不讳言,如果他们眼下的一些投资获得成功,10年后的医生们将丢掉手上的工作。但眼下的互联网+医疗的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相对于电商、游戏、金融、视频等与互联网结合紧密的细分领域,医疗行业的集中度还相当弱。

  从用户习惯来讲,移动医疗也正在处于培养当中,从数据上来看,它尚未规模化,全国移动医疗互联网人数的规模仅仅达到9千万人次,而2014年,整个医疗市场人均就医70亿人次,9千万的应用远远没有达到市场饱和。

  面对远远没有饱和的市场,医疗领域的创业热情十分高涨,各种背景的创业者纷纷加入到互联网+医疗的蓝海中。

  “不同背景的人越来越多,从投资机构角度来说是好事,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但创业者需要注意,医疗服务也好,产品也好,不管技术怎么进步,不管有没有互联网,其实他的本质是不会变的,还是要熟悉这个领域产品生产,服务提供的规律,这样可能降低你的成本,减少你创业的方向失误。”天津海达创投执行总经理刘杰说。

  什么是医疗的本质?陈鹏辉认为,互联网和医疗的结合,其实医疗是结合的本质,互联网是一个手段,手段的改变可以改变很多大家就医的方式。

  章苏阳坦言,在目前的情况下,互联网+医疗相当程度上还是要围着目前的医疗转。“我们现在也有很多大的企业想在医疗体系外面重建一个体系,但在前期是遭到了很大的阻力或者说他们非常非常辛苦,目前还不能说是成功的。我感到和医疗有关的互联网企业还是非常依靠目前医疗的资源来进行,否则的话恐怕还是比较难的。”

  不过,陈鹏辉也承认,不同背景的创业者也许会给这个行业带来新的视角。“移动医疗互联网领域的确有很多年轻的创业者,他们带着和传统的医疗行业的创业者可能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想法。”

  蒋晓冬给创业者的建议是:保持学习的心态,大胆向前。“一直在学习,而且要学得越来越快。想的事情更大一些,别想20%、30%的事情,在医疗行业里面新模式创业,百分之二三十增量的事情很可能沉默,失败的风险更大,所以更多的去想百分之二百、三百的事情。”

相关热词搜索:大佬 模式 互联网

上一篇:李凡:互联网业态下移动医疗的价值与机遇分析
下一篇:迎来全新拐点 智能医疗行业正风生水起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