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移动医疗平台“瘦身过冬” 盈利模式不明是首因
2016-12-27 15:25:47   来源:   评论:0 点击:

近期,就医160冻薪风波引发关注,市场焦点再次转向移动医疗领域。裁员、冻薪等负面新闻,让就医160深陷危机,更折射出移动医疗平台瘦身过冬的行业现状。  就医160方面承认,移动医疗短期内实现盈利非常困难,这
近期,就医160“冻薪”风波引发关注,市场焦点再次转向移动医疗领域。裁员、冻薪等负面新闻,让就医160深陷危机,更折射出移动医疗平台“瘦身过冬”的行业现状。
 
  就医160方面承认,移动医疗短期内实现盈利非常困难,这是行业的危机。事实确实如此,在经过获取用户阶段后,盈利模式不明让各平台看不到未来发展之路。
 
 
  移动医疗寒冬论的蔓延,令资本迅速闻风撤离,平台融资难度陡增。今年,只有平安好医生等四家大型平台获得较大融资,其他平台鲜有融资传闻。
 
  资本热度骤减,直接导致众多平台提前出局。目前已被淘汰的有818医药网、51健康网、药给力等,存活下来的也在苦苦寻觅适当变现方式。
 
  如果不是热钱散去,平台探索商业模式的步伐可能还会延后。始料未及的是资本快速收缩,移动医疗平台不得不提高自我造血能力,以支撑起自身的发展。
 
  此前移动医疗多通过轻问诊模式创收,但这一收入规模过小,难以支撑起整个移动医疗业务的发展;流量变现的方式同样不可行,因移动医疗覆盖群体有限、流量也有限。在各种尝试下,移动医疗陷入迷茫。
 
  反观美国移动医疗行业,其主要客户分为两类,一类是医院,一类是医生。美国医院及医生都愿意为移动医疗产品买单,这与美国医院体制、医生可自由执业有关。
 
  我国医疗体制则有所不同,以药养医、医疗基层薄弱、医疗信息化不足、医生无法自由执业等都成为移动医疗发展阻碍,加上受到政府管制,经营难度可想而知。
 
  从这方面来说,我国移动医疗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而且不同于其他互联网切入的领域,盲目“烧钱”扩张根本难以撬开市场。基于此,很多移动医疗平台开始转型,不再以用户为主。
 
  目前,移动医疗平台已加大在医院资源方面的抢夺,为医院打造全流程就诊平台。医院有着信息化改造的需求,移动医疗因此转向为医院做服务。
 
  总的来说,移动医疗有着一定的前景,但短期内实现盈利确实难度不小。现如今,首要事情是控制成本、提升收益,保证先活下来;其次才是去探索适合的盈利模式、壮大己身。

相关热词搜索:盈利 模式 医疗

上一篇:百度在移动医疗上的野心,可不只一个莆田系
下一篇:阿里移动医疗接连遇“坑”,政策风口何时会来?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