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行业盛宴开启 杏仁医生让医生价值回归
2016-01-27 19:45:17 来源:和讯网 评论:0 点击: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杏仁医生联合创始人兼CEO Martin近日接受了和讯网的访谈,Martin详细介绍了杏仁医生2016年的主要战略。这家在移动医疗市场上获得了B轮3200万美元融资的弄潮儿,希望用医生良好服务带来的价值吸引患者、留住患者。
目前,杏仁医生APP的实名认证数量已经达到了356620人,月活跃度52%。在全国34个城市都设有分部,每个城市的医生市场占有率能达到40%—60%。每月400多名线下推广人员要拜访5万多名医生。在北京,医生总数6万多名,而在杏仁医生平台上的就有3万多名。
杏仁医生CEO Martin曾是临床医生,后又在西门子医疗负责做医院的电子化信息系统,拥有超过十五年的医疗领域的经验。Martin发现,在家人遭受癌症的病痛时,要找到最新的真实有效的可执行的信息非常困难。这正是致力于帮助大家利用互联网以更好的方式解决我们的医疗问题的“杏仁医生”平台建立的初衷。
与很多创业公司不同的是,他认为目前国内医疗市场的核心问题不是如何满足患者需求,而是如何锁定供应端,即医疗市场应该先解决医生问题,才能让医生解决患者问题。即市场化医疗里医生是最核心的角色。医生的定位,一是直接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二是是留住患者的人。
Martin将国内的移动医疗市场划分为了两块:政府计划下的医疗体系和市场化的医疗体系。政府计划下的医疗体系只是用来满足市民的基本医疗需求,而市场化的医疗有三个主要角色:医院、医生和商业保险,他们要满足用户更高的需求。
传统医院医疗现状戳痛了医生的痛点。传统医院的医生有巨量的病患资源,拥有社会地位和社会尊重,不再需要自己寻找病患,但医生的工作状态和收入都无法体现出医生价值。
就医生临床逻辑而言,现有患者对医生的需求,是需要医生能专注、全面的诊断、跟踪病情,并给予意见的。当然,从移动医疗的商业逻辑而言,Martin表示,杏仁医生打算依靠完善的医生CRM系统和职业社区切入这个市场。
杏仁医生是什么?
首先,是一个医生专用平台。保护医生个人隐私,避免从早到晚接患者的电话,避免自己的私人空间被患者的问询无序分割。
其次,是医生的服务顾问和管理伙伴。他可以帮助医生在线上管理患者,定期随访患者。
第三,是医疗服务BPO(商业流程外包)收费管理平台。“大部分医生都希望留在医院,而仅仅抽出少数几天多点执业赚取部分收入”。在中国医患比例为1:527,医生中47%以上的是主治医师,核心主治医师以上的医生,面对市场化医院,杏仁医疗想成为医生的业务伙伴,医生在医改的大环境下,可以多点执业。而杏仁医生可以为医生开一些多点执业的工作室。让医生多点执业,未来的医生可以是四天半在公立医院,然后半天在外边。而在外边工作一天的钱,便可以是公立医院的三倍。医生在公立医院的执业可以做科研,不以钱为导向。而杏仁医生却让医生用一天时间解决了钱的问题。
杏仁医生2016年战略重点线下
这正与杏仁医生2016年的重点线下发展策略吻合。在移动医疗市场发掘C端患者用户之时,杏仁医生正计划采取Wework模式,在2016年开办10家医生多点执业工作室。希望和医生一起来运营他们的患者群体,最大程度做好医患经营。
Martin希望和医生一起抓住面诊后的市场,让看病成为患者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在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医院里,让患者充满不安。因为患者的情况医生无法监控、随访和反馈。而杏仁医生平台上接触而患者后,从线上线下医生一直陪护患者,成为他们的伙伴,覆盖医生群体中,用不同的模型帮医生建立业务。用这样的方式,培养医生形成使用习惯,进而增加体验黏性。
“很多诊所是用昂贵的设备或者药品来吸引患者,而我们则是通过体现医生的价值来吸引患者。为什么一定要做高端医疗?我们为什么不能为老百姓,为中低端的消费者提供性价比高的医疗服务呢?酒店行业有五星酒店和招待所,但最后是却是快捷酒店颠覆了这个行业。” Martin称。
“补贴”从来都不会是杏仁医生的主旋律。Martin用自己的经历自信满满的说“补贴永远没有结果,虽然我们资金充足,但不会做任何补贴。我们不会因为对手,而改变自己的经营策略,从从容容地做自己的事情,干好服务。”建立起杏仁医生的品牌,在Martin看来,品牌比补贴更长久。
对于公司未来设想,Martin有自己想法,他坚信随着公司的发展,公司目标都会实现,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他也透露公司未来不排除会做相关投资,为打造理想中的杏仁再进一步。
上一篇:专病智能管理——医本健康开创移动医疗新模式
下一篇:资本寒冬,移动医疗APP“预医到家”未上线即完成2000万天使融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