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全线布局 移动医疗探路突破保险困境
2016-01-15 18:07:29 来源: 评论:0 点击:
武汉某医院在搭建四级分级诊疗平台的过程中,阿里系介入了支付、医药电商、用户引流等,腾讯介入了支付、微信公号应用,另外还有多家企业介入了医疗信息化、远程诊疗、结算、即时通讯、影像等各个环节。
由分级诊疗催生的巨大需求也使得移动医疗纷纷向线下布局。
2015年5月7日,春雨医生宣布,将在全国5个重点城市开设25家线下诊所,到去年底,还将在全国50个大中型城市进一步开设300家诊所。春雨诊所可满足患者检查、开药、手术、住院需求。
7月初,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正式对外宣布,要开有温度的诊所,经营十余家社区的丁香园,正式迈出线下的步子。11月份,丁香园的线下诊所正式开业。
探路突破保险困境
而在一片如火如荼的热闹之中,移动医疗也有着目前难以跨越的瓶颈。
“主要集中在疾病问诊方面的移动医疗,在线问诊买药没有医保支撑正是扼住其发展的关键。”史立臣对记者说道。
甚至由于对此的忧虑,传出了春雨医生倒闭的传言,移动医疗被贴上“高端医疗”的标签。
从国际惯例来看,保险是医疗最重要的买单方之一,探求与商业保险的合作也成为了移动医疗发展的主旋律。
不约而同的,移动医疗都尝试以商业保险作为支付方来串联诊所、患者甚至医院和药店。春雨近期将会宣布跟国内一家大型保险公司合作,丁香园也在与国内几家中端商业保险公司谈合作。而平安健康更是有着平安保险的天然优势支持。
此外,2015年国家层面发布了三大关于个人税收优惠健康险的相关政策也给予了较大的支持。
“目前,可供移动医疗合作的商业保险是少之又少,即使有些地方政府强制推动也收效见微,移动医疗需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合适路径。比如,皮肤美容领域本身就不在医保范围之内,却又有大量的用户投入,这就绕开了眼前的障碍。”史立臣说道。
谈到移动医疗在2016年需要克服的难题,史立臣认为:“一方面就是针对用户需求,提供他们最需要的产品,解决目前用户粘性小,活跃度不高的情况。另一方面就是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大家还都在探索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