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我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已达45亿
2016-01-15 15:14:08   来源:   评论:0 点击:

  最近,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已达45亿,未来两年还将实现翻番式增长。  我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已达45亿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搭上了这条顺风船,移
  最近,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已达45亿,未来两年还将实现翻番式增长。
我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已达45亿

  我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已达45亿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搭上了这条顺风船,移动医疗产业就是其中之一。得益于政策层面逐步放开,近年来中国的移动医疗产业也开始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爆发式增长,有数据显示,今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2.3亿元。与此同时,手握雄厚资金的保险业也吹响进军“号角”,旨在寻求商业模式的新突破,打造未来“寻医问诊”全新模式。

  创新合作初现苗头

  互联网医疗如何盈利?其中一个途径就是通过支付方保险公司。这包括合作成为健康保险公司的一项增值服务,帮助保险公司减少长期保费开支,或能进入其保险报销列表以及成为其采集用户数据的终端入口。

  就政策层面而言,丰富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支持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鼓励以政府购买方式,委托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医疗保障经办服务等,都是政府明确表示的导向。从长远看,商业保险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由于医药企业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激烈,大多数互联网医疗创业公司都将与医药企业合作的电商以及数据开发作为可预期的盈利点,但这样的模式会让互联网医疗企业陷入药企 “渠道商”的困境。于是,不满足于此的创业者,纷纷努力在支付端寻求突破——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医疗企业传达出了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方向。

  事实上,不管是自主开发还是与互联网医疗企业合作,保险公司早已向这一领域伸出了触角。如泰康在线与咕咚网共同开启的互动式保险服务“活力计划”、大都会人寿与APP平台“乐动力”在出行保和运动意外险上的合作,中英人寿与春雨医生合作推出的微信健康咨询服务,平安健康险打造的“平安好医生”等,都是保险公司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早期涉猎。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互联网保险公司在这一领域的合作中,凭借其低价、定制化、更新快等特点,已率先做出了一些创新尝试,如浮动保额等。

  用户增长活跃是关键

  一组预测数据显示,随着移动医疗市场的爆发式发展,今年国内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应可增至45亿元,2016年有望增至80亿元,2017年可达130亿元。业内也普遍将国内互联网医疗视作“一座巨大金矿”。但在目前,互联网医疗企业仍然处在前期投入阶段,能够实现盈利的相对较少。深圳宁远科技总经理、就医160创始人罗宁政表示,行业中的一些问题仍然需要解决。“首先是用户习惯,很多人不太习惯于挂号,或者用手机来做健康咨询。其次是用户的知晓率,深圳人对预约挂号的知晓比较高一点,但是在二、三线城市很多人还并不了解。”

  对此,平安健康险董事长王涛认为,用户增速是互联网医疗平台应首先关注的重点,与之相关的日咨询量、用户活跃度等都是值得关注的重要指标。据了解,平安健康险旗下的“平安好医生”作为今年推出的首款互联网健康产品,背靠着目前在商业医疗保险领域市场份额领先的平安健康险,上线不到一年就已成为国内覆盖率最高的移动医疗应用,日均咨询量已突破9.8万。

  医生资源尤为重要

  尽管互联网医疗公司和各类APP数量日益增长,但竞争的关键点还是在于线下医疗资源,尤其是医生资源。由于我国医改尚未完成,医疗市场化不够,优质医生资源基本被公立医院所囊括。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互联网医疗平台能够在这方面实现突破,在市场上将不止领先对手一步。”

  以“平安好医生”为例,该平台在自建医生团队上功力颇深,通过构建三层医生体系,根据健康人群、亚健康患者与疾病患者的不同需求,将其分别引流至不同层级的医疗资源与服务。据悉,这一团队目前已经接近1000人规模,并将在明年继续增加。

  “移动医疗并非健康医疗的终局,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决定了这个市场的赢家必须要打通线上及线下的资源。”王涛如此表示。

  而一个事实是,如果要让医生离开其所在医院,没有合理的激励机制难以办到,其思想和服务模式也很难改变。对此,王涛指出,在互联网环境下,提供实时7×24小时的医疗咨询服务是基本,只有专职的医生才能为用户带来良好体验。未来还将从薪酬等方面对医生团队的进一步扩容形成激励机制。“从这一角度来看,专职的医生团队有望成为在线健康咨询领域行业未来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关热词搜索:规模 我国 医疗

上一篇:2015最前沿的移动医疗科技
下一篇:别想从新闻稿里读懂互联网医疗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