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医声|我和移动医疗的那些事儿
2016-01-15 15:14:09   来源:   评论:0 点击:

  作者:李医生;来源:医脉通  本文系作者投稿(tougao@medlive cn),转载请务必标明作者及来源  ①  初次接触移动医疗APP是今年五月份吧。  我是一家三甲医院的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
  作者:李医生;来源:医脉通

  本文系作者投稿(tougao@medlive.cn),转载请务必标明作者及来源

  ①

  初次接触移动医疗APP是今年五月份吧。

  我是一家三甲医院的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里工作,来了一位以前认识的医药代表。我跟他寒暄,说好久不见,他说他现在到另外一家公司去了,今天来就是想向我推荐他们公司的新业务。他向我介绍了他们公司推出的移动医疗APP,叫“某baby”。说用这款APP,可以管理自己的病人,病人有问题可以在上面问我,有利于医患沟通,还可以抢答病人的问题挣钱。医生挣了钱,病人还不用花任何钱。咦,有这么好的事?我一向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在他的指点下,马上就下载安装了。输入自己的姓名,手机号,上传穿白大褂的照片,执业证、职称证。

  很快就审核通过了。于是我就开始试用这款APP。

  很快我就体验到它的好处。平时有一些患者是我的粉丝,他们往往要求我给电话号码或者是微信。但是我担心私生活被打扰,而且也不愿意无偿为他们服务,所以一般都是拒绝。因为我只有两个半天门诊,有时候开了化验单,患者一时拿不到结果的,以前只好嘱咐他们另外挂号,找其他医生看结果。觉得这样有点对不起患者,有时候患者对此也有意见。

  有了这款APP,我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请他们安装了,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是不用花一分钱的,我没有心理负担,患者可以在拿到报告以后找我咨询,不花任何钱,患者感觉也舒服了,还加强了我和患者之间的联系,而且我也有一定的收入。还有不认识的患者发来的提问,我抢到了单的话回答问题就有钱。真是双赢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我的记性不大好,因为患者差不多一个月才来一次,见面也就几分钟,所以有些患者来过好几次我还记不住他们的样子和名字,这样可能患者的感觉就不大好。有了这个APP后,他们经常在APP上面提问,再来个一两次我就记住了他们的名字,还把名字和样子对上了号。这样自己感觉也很舒服,患者可能也感觉这个医生很亲近。

  ②

  从那时候起,“某baby”就占据了我生活中很大一部分时间,在上班的空闲时间,在下班休息的时间,只要不睡觉,我都把手机放在一边,听到有消息提醒的声音,马上就点击抢单。我还随时查看自己的患者的留言,并回答他们。每次回答完,想到自己又挣了钱,心里还是有小小的满足感。

  因为这款APP确实好用,我还极力向我的同事推荐。但是,同事们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同事说,我没流量。我说,你抢两单,流量的钱就出来了。还有同事说,我忙,不想挣那钱。我说,你抽点空闲时间就可以。反正我成了这款APP在我们医院的宣传员。

  有一天,“某baby”的客服邀请我给患者讲课,开微信课堂,先讲课半个小时,再回答患者的问题半个小时。当然,这也是有报酬的。这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件新鲜事,我连忙答应下来。但是,因为从来没有开微信课堂的经验,我也有点小紧张。和客服商量,选好题目以后,我认真地写了讲稿,这不是针对专业人士,而是针对普通患者,所以要尽量避免医学术语,要浅显易懂,避免枯燥乏味。写好后我还在家里预演了一遍。长达3、4页的稿子,勉强够讲30分钟。

  微信课堂定在某个晚上。“某baby”上打了广告,在微信上也做了广告,报名的有几十名患者。那天晚上,我提前坐到电脑前,打开讲稿。客服建了一个患者群,把我拉了进去。时间一到,我就准时开讲。还好,患者们都很遵守秩序,没有乱插嘴的。半个小时下来,刚好把我准备的讲稿讲完,我算是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患者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纷纷发问了。我回答起来感觉比讲课轻松多了。其实我觉得他们的兴趣主要在提问环节上,前面的他们听懂了多少很难说。

  这样一个月下来,我靠发展病人和抢单答题挣了好些钱。

  因为我开展工作比较好,“某baby”的总监也加了我微信,还和我通了电话。他问我,做医生做到我这种级别,到底是有什么追求呢?我说,可能病人的信任和职业的成就感就是我的追求吧。

  ③

  在这期间,又有一家公司找上了我。这家叫“某大”。比起成都本地的“某baby”,“某大”显得更高大上,更财大气粗。它的起点颇高,要求的是三甲医院的主治医师以上才能注册。“某大”的申请过程长达一个月之久,申请通过以后会从上海总部发过来一部手机,包括话费、流量,都是“某大”出了。它不要求我发展病人,也不要求我发展同事,主要是靠抢单回答问题挣钱。

  其实至少在今年年初就听说我的一些同事在做“某大”,说他们抢单每个月可以挣好多钱。但是他们似乎不愿意与人分享,而且“某大”也没有大规模发展医生,所以我们都不太清楚。现在既然他们找上我了,我很乐意尝试一下。

  经过漫长的等待,我终于在六月份拿到了手机。开始了我的接单生涯。

  “某大”的单量还是比较多的,一天大约有三十单左右。这样,我两个手机,一个抢“某baby”,一个抢“某大”,经常都是这个才“滴滴”,那个又“咚咚”,搞得我手忙脚乱、应接不暇。朋友们都戏谑地称我为“医生Uber”,这到底是褒义呢还是贬义呢?

  经过短短几个月,很多本学科知名专家都加盟了“某baby”,每个星期,他们都会在微信上举办讲座,最多的时候,有超过5000名全国各地的医生要求加入微信群听课。一时人满为患。现在,听微信课堂成了我每周某些晚上的固定活动。

  ④

  后来,我又加了“某药网”,并作为特约专家给患者讲过一次课。

  后来,我又加了“某度医生”APP,由于平台好,不用我去发展患者,也不用我去费任何口舌,患者自己就搜索上门来了。当然患者也是不用花任何钱,只要网上预约成功我就有奖励,如果患者真实就诊后还有奖励。

  还有一个叫“某联”的APP,它主要是给医生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在上面医生可以发布有价值的病案,并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生讨论。还经常发布一些有趣的话题,比如:剖宫产的时候医生在谈论什么?我们美丽的医院等等,发表评论还可以抽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也会打开这个APP,评论几句,也算是对工作的一个调节。

  再后来,我又加过好多APP。现在我才发现,类似的APP足足有几百种之多。

  通过这些移动医疗APP,我不仅管理了自己的患者,挣了钱,学习了知识,还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最先是乐山那边一个“兴奋”医生,通过“某baby”认识了我,把我拉进他建的一个群。他可谓是移动医疗APP的“老大”。他可能平时不是那么忙,所以从很早就开始研究各种APP,也从中赚了不少钱。他的群里面很热闹,每天讨论各种APP的好处,讨论大家如何致富。

  在他的群里面,我还认识了湖北的“Z”医生,他人很好,主动给我介绍抢题技巧,现在我们成了朋友。有一次“某大”请吃饭,我还认识了省医院的邓医生,也成为了朋友。在现在这个年龄,交新朋友不再那么容易。感谢这些移动医疗APP,给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⑤

  移动医疗APP给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我也很希望和同事们分享。虽然越多的同事加入在理论上会导致我的收入受影响,但是我确实觉得它们很好,忍不住要把它们介绍给同事们。

  同事们在我的宣传下渐渐开始接受这个新事物,现在我们医院的医生基本上每个都在使用这些移动医疗APP。我可以毫不谦虚地说,虽然我不是我们医院使用移动医疗APP的第一人,但我绝对是使移动医疗APP在我们医院开花结果的那个人!

  当然,移动医疗APP也存在它的一些问题。我们医生中间也讨论过这些APP的盈利模式。可以肯定的是,和Uber一样,目前这些APP大多还处于贴钱在开拓市场的状态,还没有找到真正盈利的切入点。我想,医疗这种特殊服务,只靠患者在线发问是没法真正解决问题的,必然会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路线。这也就是为什么好些APP现在开始做预约医生门诊挂号服务的原因。开始不收费是想吸引患者,永远不收费是不可能的。但是,免费惯了的患者,突然要收费会不习惯。收少了不盈利,收多了患者又不愿意。这些都是问题。可以肯定的是,那么多医疗移动APP,经过市场的大浪淘沙,最终剩下来的必然是几家理念先进、经营有方的。

  移动医疗APP的路在何方,我拭目以待。

相关热词搜索:事儿 医疗

上一篇:五部大片看透移动医疗:是泡沫还是转机
下一篇:冯唐: 十句关于中国医疗的大实话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