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 | 糖尿病管理APP这么多,如何杀出血路来
2015-12-01 17:58:40 来源: 评论:0 点击: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亚健康人群在增多,大家对慢性病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这也成为移动医疗领域的新风口。从院前导医到院外管理,从线上咨询到线下诊所,大量热钱的涌入使得移动医疗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混战态势。而在诸多子战场中,慢病管理的市场争夺尤为激烈,其中,又以糖尿病移动医疗产品最为活跃。
为什么糖尿病移动医疗产品受待见?
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为1.14亿人,如果加上潜在人群,仅糖尿病一个病种的辐射人群就接近2亿人。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将用户量基数作为选择是否进入糖尿病市场掘金的首要判断因素。面对如此庞大的用户群和市场需求,众多拥有互联网背景的创业者试图争抢其中的无限商机。
另一方面,创业者们一直在为移动医疗APP的低频使用而感到烦恼不已。毕竟用户需要需要到医院就诊是一件概率非常低的事情。由于糖尿病在现阶段仍是不可治愈的终身疾病,而大多数糖尿病人都需要坚持对血糖进行高频定期监测。但是在国内许多病人并没有这个习惯,并且糖尿病人中享受医保的人群所占比例也不高。这个市场显然存在痛点。
因此,糖尿病这种慢性病的管理是一个巨量、高频的入口级业务。巨大用户量加上高频使用习惯,意味着糖尿病慢性管理实际成为移动医疗不能错过的业务。
糖尿病管理APP同质化现象严重
目前,移动医疗APP数目已经高达2000多款,而其中糖尿病管理APP就已经占了700款,尽管“钱景”诱人,但糖尿病管理目前仍需要解决传播方式(病人隐私阻碍传播)、付费模式、专业度等重要问题。此外,雨后春笋般挤进市场的同类型产品过于趋同,如何真正找到“痛点”做出特色,也成为摆在各位面前的首要问题。
有效提升用户粘性的关键是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移动医疗能够满足糖尿病患者的长期诊疗。事实上,糖尿病管理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患者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的发生原因和治疗原理,可能的发展过程、预后和注意事项;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患者对自己病情的自我追踪和自我管理,并将自我追踪和管理的信息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其次,如何教育患者接受从而认可产品,甚至吸引医生介入也是糖尿病管理APP面临的困惑。与糖尿病领域顶尖的专家合作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在获取一定的临床数据的基础上,把这些数据推广给医生和护士,让他们认识到产品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还可通过医生传播给患者,打造线下的面对面的辅导、指南和诊疗平台,最终实现线上线下服务的整合。
如今,种类繁多的移动医疗APP对解决医患矛盾、看病问诊难的问题效果并不突出,根源就在于平台的设计过于综合,造成信息量过于零散,并且准确性不高。而专业针对如慢性病的平台出现,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成果。同时,配合当前市面上流行的各类移动终端使用,搭建大数据平台,确保信息的准确,这甚至可能成为今后移动医疗发展的新方向。借用中国医药协会人士说过的一句话总结:移动医疗在对公立医院产生影响的同时,将推动医疗生态圈的变革。
糖尿病管理的课题肯定不是一个APP就能完全承担和解决的,只有以治疗为目的,有丰富内涵的,经过临床验证的一套服务体系,才有可能实现糖尿病的有效管理。
(陈穗祺,移动医疗圈专栏作家,家庭医生在线新媒体编辑,从事互联网行业,喜欢研究移动互联网相关业务,对移动医疗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