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聚焦精准医疗 移动医疗成下一座产业金矿
2015-11-09 20:17:06 来源:凤凰网 评论:0 点击:
你用手机看过病吗?这个问题放在以前你可能觉得只是一种想象,但互联网大数据已经让手机看病变成现实。据预计,2015年移动医疗用户将达到1.38亿人,2014年0.72亿,仅一年时间增长近一倍。

在线挂号、在线诊疗、医患社交、医药电商...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接入,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成为互联网创业公司争相抢占和跃跃欲试的版图。虽然眼下移动医疗初创企业获取资本的难度在增加,但这并未阻挡资本进军移动医疗的步伐。
移动医疗将成为医疗产业的下一座金矿。这块“金矿”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移动医疗健康事业中来。
慢病预防成为医疗重点 大数据助推精准医疗模式形成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受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中国慢性病发病呈快速上升趋势,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到全国总死亡人数的86.6%,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
中国老龄化趋势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我国慢性病患者的基数也在不断扩大;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慢性病患者的生存期也在不断延长。

我国慢性病的总体防控形势严峻,防控工作仍面临着巨大挑战。因此,对于慢病防控与预防将成为医疗重点,医疗模式也由“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慢病市场的存在为医疗健康行业打开了新的缺口,新的疾病特征的出现让疾病治疗逐步走向私人化、定制化。
移动互联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提供了慢病预防与救治的新的方式和手段。各种移动可穿戴设备的出现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我健康管理,并将在正常医疗流程无法获取的数据转换为实时动态数据流。
大数据支持下的精准医疗将为每一个病人定制治疗方案,它也将改变国家的医疗投入的格局。在数据流的分析指引下,人们对于健康的认知更加清晰和系统,也将促进人们的健康需求由传统、单一的医疗治疗型向疾病预防型、保健型和健康促进型转变。
华为、TCL、天纵易康等智能终端厂商和医疗健康领域企业,均认识到可穿戴设备的重要性,纷纷推出了基于云平台强大支撑的健康医疗穿戴设备。天纵易康的免疫定量分析仪就是慢病分析的专业仪器,高效、精准,可根据用户自由选择,提供全面诊断和优选方案。

慢病管控一个长期管理和监控的过程,对于移动医疗形式的需求和依赖尤为突出,因此大数据支持下的移动互联网让慢病监测随时随地能够进行,每位患者的健康情况都能形成数据档案和纪录,在医诊中便更加精准有效,助推医疗模式向精准医疗转型。
移动医疗被资本持续看好 成为医疗健康产业新金矿
有了移动大数据的分析,“看医生”模式正在转变为“被医生看着”,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和掌握能更及时,互动更加密切,这样的看病模式相对传统诊疗方式更加实时有效,被资本方持续看好。据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国内互联网医疗领域风险投资总额将近8亿美元;2015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42.7亿元。
近年来移动医疗也已逐步成为整个移动通信产业的热点。对于移动运营商、医疗设备制造商、芯片企业、应用开发商等通信产业链各个环节来说,移动医疗可谓一座“金矿”、一项潜力极大的“朝阳产业”。
拥有5亿多用户的微信也在积极布局移动医疗。据微信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底全国已经有近100家医院上线微信全流程就诊,超过1200家医院支持微信挂号,服务累计超过300万患者。目前,微信智慧医院全国有近400家医院上线微信全自助就诊,为将近500万患者提供了服务。
南京生物医药谷各医药企业密切关注行业的趋势和变化,天纵易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亦加强投入智能移动检测产品的科研与开发,致力于为更多慢病治疗提供便捷化、精准化的产品和服务。
中国通信协会副理事长指出,移动医疗未来的市场空间非常巨大。医疗需求不断爆发,国内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越发突出,提高医疗系统的运营效率,提高医生的诊疗效率,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移动医疗通过大数据的资源整合,不断解决和完善医疗体系建设,因此成为值得关注的投资方向。
移动医疗在中国目前的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其在行业应用和商业模式上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培育过程。移动医疗何时才能飞入寻常百姓家?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徐愈认为首先得益于云计算的兴起与发展,其次与国家政策的推动密不可分。徐愈还表示,工信部将加大对移动医疗服务创新的试点探索力度,进一步探索感知技术、位置服务等信息技术在移动医疗中的应用。
在技术探索创新、互联网大数据不断优化的推动之下,移动医疗走向完善和成熟的过程无疑会带来一片广阔的天地,成为行业掘金的巨大金矿。(文/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