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移动医疗和企业创新
2015-08-03 01:04:44 来源:东方早报 评论:0 点击:
上海经济评论:医疗业务未来的趋势如何?
万豪敦:在医疗方面我们希望打造全方位的健康关护服务,从健康生活方式及预防到诊断、治疗、康复和家庭护理,兼顾B2B、B2C、B2G多种业务模式的企业。
上海经济评论: 本土医疗器械品牌在政策上也受到政府扶持,飞利浦如何应对?
万豪敦:医疗健康科技市场非常巨大,而且还在不断增长,医疗技术不断更新,创新是关键所在。飞利浦把中国视作与荷兰一样的“本土市场”,我们在这里部署了完整的产业链。
上海经济评论:大型医疗机构采购高端设备受到限制,飞利浦如何应对?
万豪敦:不断针对基础医疗市场进行投入,2009年,我们在苏州、深圳、沈阳投资兴建了飞利浦医疗设备基地,专注于基础医疗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不仅满足了本地市场的需求,也为当地创造了几千人的就业机会。
上海经济评论:如何看待中国的智能医疗发展前景?
万豪敦:未来所有的健康产品不会再是单一的,而是会通过云端相连。这些智能产品将给客户和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比如,医生可以通过云端实现远程医疗。现在,我们已经有很多产品连接到后台的IT平台。例如,我们可以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通过云监控提前7个小时预警,以避免突发性心脏病。
上海经济评论:LED领域的产品是不是政府采购较多?
万豪敦:在智能LED领域,我们有一款明星产品hue。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来远程操控。节能照明解决方案,对于城市、楼宇等基础设施来说,意义重大,这也是政府非常关注的领域,因此政府的确是我们重要的客户。
上海经济评论:随着创新成本的下降,小企业也可以做复杂的创新,它们更灵活,你们如何应对?
万豪敦:很多小型初创型企业能够在一些非常强有力的平台上进行创新。飞利浦非常关注这些创新型公司。创新是我们的传统,我们有强大的品牌,业务遍布150多个市场。但我们也正在通过转型,使自身变得更精益、灵活。除了自身发展,也会通过收购或并购的形式,丰富我们的业务组合,完善我们的产业链,加强我们的业务实力。
上海经济评论:中国本土的医疗公司的产品价格只有你们的一半,质量也不太差。你们如何应对?
万豪敦:我们欢迎市场竞争。同时,面对挑战,作为一家“本土化”的跨国公司,通过对本地客户需求的洞察以及我们的研发能力,能为客户提供更多创新。此外,我们正在转型成为一家专注于健康科技的公司。飞利浦将通过合并现有的医疗保健和优质生活业务来牢牢把握健康科技领域的新机遇。目前的市场趋势是,消费者越来越主动监测和管理自己的健康,并且医疗系统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需要针对健康关护全程创建新的护理模式,提供更加有效且可负担的关护和服务。飞利浦在帮助重塑和优化个人健康管理方面拥有独特优势,我们将利用大数据,为人们提供整个健康关护周期的全方位关护。
上海经济评论:大数据预测疾病的数据采集的核心在医院,飞利浦跟中国医院有无此类合作?
万豪敦:我们跟医院有很多合作,但大数据的根本未必是大。健康数据非常庞大,据此可以识别一些宏观趋势。但针对个体患者,无须量上求大,还要靠医生诊断,需要医学影像、血液报告、病史、基因组等报告,如果我们把这些信息有效地整合起来,就可以针对患者做出诊断。从个体出发,如果医生对类似患者数据进行比对,也可以对诊断环节很有价值。
上海经济评论:有人认为大数据华而不实。大数据应用有意义?
万豪敦:健康科技领域大数据的应用确实非常有意义。飞利浦在帮助重塑和优化个人健康管理方面有独特优势,利用大数据提供从健康生活方式和预防,到诊断、微创治疗、康复、家庭医疗保健的信息。各个国家都在寻求更为有效且成本更低的健康解决方案。将医疗保健和优质生活业务合并,并将飞利浦以云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健康平台上的所有智能互联产品的数据整合起来。
(作者系《东方早报·上海经济评论》记者。封面供图:飞利浦全球CEO万豪敦。摄影:高征。)
上一篇:客厅是未来医疗健康中心——春雨家庭医生4.0版本首发
下一篇:麦绿宝贝APP服务准妈准爸,剑指母婴移动医疗细分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