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紫色医疗,打造医疗生态价值链
2015-06-22 18:02:03   来源:   评论:0 点击:

  2015-06-19 14:16 来源:中华网  在移动医疗的淘金大潮中,至今仍未诞生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现象级公司。被过分夸大的数据增长量,掩盖了没有成熟商业模式的事实。如何挖掘数据平台背后的价值,打通真正贯通
  2015-06-19 14:16 来源:中华网

  在移动医疗的淘金大潮中,至今仍未诞生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现象级公司。被过分夸大的数据增长量,掩盖了没有成熟商业模式的事实。如何挖掘数据平台背后的价值,打通真正贯通上下游的生态价值链,是每一个移动医疗创业者都在深思的问题。

  紫色医疗创始人卢杰认为,所谓医疗行业的上下游生态,应该是由医疗服务需求方(患者)和医疗服务供给方(医生和机构)共同支撑的,厚此薄彼,供需失衡,是无法形成良性循环的。卢杰系原协和医院医生,经历了春雨医生的初创期,2013年创办紫色医疗。卢杰作为具备医疗及移动互联网双重基因的创业者,具有独到的商业嗅觉及行业前瞻性,他始终认为,移动医疗未来的蓝海,是帮助患者把就医的流程走完,让医生进入社区,患者跟随医生在社区就医。

  社区医疗体系要崛起,医生的流动是关键

  美国的一家大型医院倒闭后,社区医疗水平竟然提高了。这一异常现象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注意,并以此为案例研究医疗需求对医院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医院关闭后整体上患者的病情并没有加重,也并未对医疗效率和医疗负担产生影响,社区医院的服务量反而增加,服务质量也没有下降,反而病人可能接受了比原来更好的治疗。

  从这个案例中也可以看出,大医院固然有存在的必要,但它所提供的服务也并不都是唯一的,而且大多数常见病也并不需要非得到大医院接受治疗,社区医院同样也可以解决问题;在治疗上关键是有同质化的医生,医生在哪,患者就在哪。

  在中国,大医院依靠雄厚的医疗技术力量、优质的医疗人才服务、先进的管理水平等优势,在服务能力、资源获取能力等方面挤占基层医院的生存空间,大医院的规模越来越大,小医院的生存则越来越困难。2012年,全北京总诊疗1.92亿人次,其中在社区中心就诊的人次仅占21.3%,三甲医院则承担了42.1%,而且在协和与在社区看病,医生服务价格相差不多于2元。其中,医疗市场上最具“马太效应”的资源,就是三甲医院专家级医生,患者无论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挤,“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只能越来越严峻。分级诊疗制度仍需完善落实,基层仍然缺乏优质医疗人才,制约基层医院的服务水平,导致患者对基层医院服务能力的不信任。

  紫色医疗认为,让公立三甲医院的医生走进社区医院,实现体制内多点执业,是全面实现医师多点执业、让患者选择社区医疗的第一步。未来随着政策进一步放开、社区医疗的进一步崛起,才能真正有效缓解医患双方面的压力。

  从原始用户积累到连接社区医院,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患者”跟着医生走,紫色医疗经历近一年半的用户积累期,平台入驻医生近4万,这4万医生通过线上咨询,诊断,甚至患者CRM的管理,实现了与患者的有效连接,建立了稳固的信任关系。入驻紫色医疗的医生,多数来自三甲医院,要通过工牌照和医师执业证书进行专业认证。患者可以在紫色医疗-我的医生APP中,完成线上咨询;医生可以在紫色医疗-医生工作站中,完成患者管理。医生和患者形成了更加紧密的关联,这为平台对接社区医院打下了良好的用户基础。

  紫色医疗目前正在对接社区医院的医疗需求,在医生工作站平台上进行发布。让更多三甲医院的医生回归社区处理常见病,而疑难杂症和科研可以在公立医院完成。缓解公立三甲医院医生压力的同时,增加医生收入;同时,有效解决社区医疗机构医生资源匮乏的问题。

  紫色医疗,以打造一个健康的医疗生态系统为企业愿景,让更多医生回归社会,更多的患者实现社区就医。

相关热词搜索:医疗 价值链 紫色

上一篇:互联网医疗步入爆发期 媒体称医疗生态将被重构
下一篇:万福康移动医疗与慢性病管理的“缘分”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