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百度决裂:野蛮医疗模式走向尽头
2015-04-14 15:45:31 来源: 评论:0 点击:
资深评论员,政治学博士
移动互联网时代给人们带来“投票”的权利。随着移动医疗创业潮的兴起,一些更加重视用户体验和评价的医疗App,正在成为医疗机构新的导流入口。

4月4日,莆田中国健康产业总会发表了一份宣言,单方面决定全体会员单位于5日凌晨停止与百度在竞价推广的合作。出手之迅速,行动之坚决,态度之强硬,出人意料。业内人士表示,健康医疗行业是互联网广告行业第一大客户,莆田医疗占中国民营医院80%市场份额,占百度收入的一半以上,占整个中国互联网广告投入10%左右。如果莆田系一旦停止与百度的合作,百度必然损失惨重。有股评家也迅速预言,百度的股指恐怕要大跌。
能将“BAT”之一的百度重创至此,莆田系自然不是省油的灯。全国 10877 家民营医院中,莆田系旗下有 8000 家,占 73% 以上。这个“游医王国”,面对百度对医疗广告的封杀、打压,已经多次爆出矛盾,一些医疗机构人员甚至气急败坏地威胁百度员工:“我知道你家小孩在哪里上学。”莆田系忍气吞声多年,终于在今年清明的回乡会议上,作出了不与百度继续合作的决定。
两败俱伤?百度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广告客户,而莆田系也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推广平台。民营医院的野蛮生长,很大程度上就靠在媒介上做广告。南方周末报道,“在莆田系民营医疗机构30年的发展历史中,依靠巨额营销投入,狂砸广告费,吸引甚至骗来患者,是其主要的运作模式……其营销的渠道,从最初免费的电线杆牛皮癣广告,发展到后来的电视广告,在互联网时代,又与百度成为亲密的合作伙伴。”如果一旦放弃这条路子,尤其是终结了与互联网大佬百度的合作之后,莆田系接下来怎么玩?莆田系还能维持今天的竞争力吗?有评论分析,莆田系有可能就要被打回原形,甚至回到“石器时代”。
恰恰相反,民营医院现在已经摸到了政策着力点。自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民营医院进入更加理性发展的新常态。以往,民营医院是没技术没人才,在市场上小心翼翼,靠着营销战抢患者,但现在早已今非昔比。一位莆田系医务工作者认为,莆田系摆脱百度是个必然的过程。现在得到政策支持,应该走正道,打好基础加强内功,在服务和技术上突破,“只靠广告宣传的发展模式,对产业良性发展肯定是不利的。”砸钱投广告的医院经营方式,是极其野蛮、粗暴的,是无益于国内医疗行业提高的。这一想法在4月4日的会议中也得到了贯彻,在声明中说,“以营销为主导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行业的发展”,“在新常态下,坚持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为核心,提高诊疗技术,开展优质服务,加强品牌建设方能探索出一条规范化、透明化、品牌化的行业发展新路,实现让患者真正受益、让行业持续发展的目标。”
言下之意,莆田系准备以“质量”取胜了。这被业界认为是明智之举。但是,也有论者提出质疑,对于患者来说,选公办,不选民办,依然是寻医问药的重要逻辑。民办医院虽然有了政策扶持,被纳入了医疗体系之中,但老百姓脑海那根弦,恐怕没那么容易扭过来。
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条路走到了尽头,往往意味着新道路的开端。在各行各业,“受众说了算”、“消费者说了算”是最好的决定方式,从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报纸的发行量,再到饭店的生意火爆程度、商品的畅销程度等,市场就是最好的试金石。这个医院好不好,医生好不好,服务好不好,药品疗效好不好,就该由患者说了算。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医疗行业的垄断以及种种乱象,患者根本无法成为主导。尤其在公立医院,患者长期看病难、看病贵,不仅遭遇相对恶劣的就医态度,有时甚至还遭遇各种“天价药费单”。患者的权益长期得不到保障,导致了医患关系紧张,这又对中国医疗行业造成恶劣影响。
移动互联网时代给人们带来“投票”的权利。在这个时代,每个医生在互联网上都有一个公开的“档案”。在过去一年,随着移动医疗创业潮的兴起,局面正在发生变化。一些更加重视用户体验和评价的医疗App,正在成为医疗机构新的导流入口。黄伟,某医疗APP的创办者就表示,从今天起,应该重构一种游戏规则:“用户觉得好了排第一位,而不是肯砸钱的排第一位。”只有这样,医疗机构才会摆脱营销至上的病态经营方式,真正把力量投入到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上来。如果在一个平台上,医生和其服务被公开晾晒,患者可以直接点评,医生更多靠能力和口碑赢得患者。平台靠帮助和提升医生服务能力,得到患者信任获得回报。这样才能打造了一个健康的游戏规则,提升患者就医的舒适度的同时,也将医生从紧张的医患关系中解放出来,恢复作为医生的尊严。移动医疗APP等“第三方”评价机构,有望为民营医院赢得机会,完全不需砸钱投广告,有能力、服务好的医生必将被用户“看到”。
回到莆田与百度决裂的事件中,这可谓是中国医疗业转型升级的又一个历史拐点。民营医院已经走出了第一步,更公正、更人性化的制度平台即将建立。这并不是末日,也不是双输,而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