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医院: 移动医疗需落地 多点执业需助力
2015-06-08 00:22:55 来源: 评论:0 点击:
移动医疗领域一直站在移动互联网的风口浪尖,此前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曾对网上问诊明确表态:“除了医疗机构提供的远程医疗外,其他涉及医学诊断的工作不允许在互联网上开展。”线上诊断遇到“天花板”,与此同时各轻问诊平台纷纷转型,寻求出路。北京空中医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空中医院平台作为移动医疗行业的先行者,很早就将目光聚焦在为用户提供有温度的服务——私人医生O2O服务领域。
说起私人医生,对很多爱看“美剧”的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作为维护个人及家庭健康的重要角色,已经深深渗透到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美国人看病第一步都是找私人医生,一些普通常见病慢性病通过私人医生就能解决;若病情出现重大变化,再由私人医生转诊至专科医生进行处理。私人医生起到了健康干预和分诊的作用。由于长期跟踪治疗,私人医生全面了解一个人的健康档案,这就确保了病人健康的稳定性,在美国私人医生数量占医生总数量的80%以上。
从国家层面来说,我国还没有私人医生制度,政策法规还处于探索阶段。空中医院聚焦“私人医生”,除了看到了这一市场空白,还与其自身特性相关,也与对中国整个医疗体系和人民健康状况洞察有关,空中医院平台大部分用户是由医生就近的人或实际医疗关系中认识的人发展而来,即平台的医患关系以培养的熟人关系为主,借助自身的“熟人”医患关系为用户提供“私人医生”服务有着坚实的基础。
1、政策松绑,释放医生资源。
随着医改的推进,多点执业、医药分开及加快发展商业保险等政策的开放,移动医疗的未来越发明朗。其中,多点执业政策将医生从公立医院“解放”,对移动医疗领域来说,这是个好消息,医生可以脱离单位在移动医疗平台上为患者提供医疗健康服务,对其进行个人健康管理。医生从“单位人”转变为“自由人”,从单位人走向私人医生,是向自由执业转变的重要的支点。空中医院独创性的提出为医生打造“空中诊所”,正是助推医生实现多点执业、成就个人事业,发挥更大专业价值的助推器。所谓“空中诊所”体系由移动互联网平台及社区实体连锁诊所两部分组成,医生通过移动互联网为患者提供病症释疑、就医指导、用药建议、复诊随访咨询、健康养生等专业健康服务,需要面诊或检查时可前往就近的社区连锁诊所。与以往相比,将真正突破时间和地点的范畴,为患者提供了便利,让医生有了发挥专业特长的舞台。
另一方面,随着医药分开政策的推进,以药养医模式将改变,医生收入也会受到很大影响,诊所模式将帮助医生拓展更大职业空间,这些也将是空中医院布局连锁诊所、提供“私人医生平台”的厚实基础。
2、熟人医患更便于提供本地化服务。
与以陌生医患关系为主体的移动医疗平台不同,空中医院的熟人医患关系在操作私人医生服务领域更具有现实基础。对比不少平台将重点集中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三甲医院,面对医生资源有效利用超低的困境,空中医院的医生资源更分散,遍布二级、社区、甚至乡镇诊所级医疗机构,这种医生资源的分散性是提供私人医疗本地服务的基础,也更符合线上线下结合的医疗诊治方式。
通过线上问诊,线下面诊的形式实现O2O个性化健康照顾,在“医患熟识关系”基础上,私人医生对患者非常了解,甚至都不需要看病历,就完全了解患者的病情,能够快速、高效的就医看病,关系也会相当融洽,可以避免很多医患纠纷。
3、解放医生,改变快餐式看病,构建熟人医患关系。
私人医生服务的核心在于将原本坐在医院科室看病的医生变成为患者服务的私人医生,因此,为了深耕熟人医患关系,空中医院平台给予了医生极大的自主权去经营个人的连锁诊所,由医生自主定价,自主安排时间,自主发展用户,医生通过与患者建立友好关系,长期稳定地为其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利用平台管理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并和患者保持深入、持续的线上、线下沟通。
基于这种深度信赖关系及医生对患者健康状况的长期了解,未来,空中医院还将整合智能穿戴设备,患者将获得更有效的健康指导和建议。与此同时,一旦在线咨询不能满足需求,医生还可以为患者在社区诊所提供线下的面诊服务,还可以利用平台的转诊功能向其他医生处转介患者,为患者提供优越的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
目前,空中医院正处于积累用户的高速发展阶段,在激发医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帮助医生开设个人诊所、建立个人品牌,构建医患熟识关系上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一个医患和谐的良性循环蔚然成型。
上一篇:做移动医疗 必须具备的两种优势
下一篇:探索:移动互联网如何颠覆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