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线下扩张需保证质量
2015-05-28 11:15:35 来源: 评论:0 点击:
春雨医生给出了哪些理由
引流与“精确匹配”。虽然互联网对在线医疗的介入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稀缺医生资源的吞吐量和问诊半径,但还远远不够。通过开设线下诊所可以将之前春雨医生平台上积累的患者资源引流到线下。线上健康档案、“线上咨询分诊、线下就医”的模式更合理,可以实现医院-医生-病人的精确匹配。
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张锐介绍,春雨在选择合作的医疗机构中,不管其为公立或私立医疗机构,更看重的是它是否有闲置医疗资源和医保资质,“如同把医生搬到网上,只是又一次充分利用了闲置资源”。
长期持续的“强关系”。张锐认为,私人医生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基础医疗中的重要一环,私人医生可长期跟踪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与患者建立长期持续的关系。在中国,人们有病去医院看病,这种关系是短期的,甚至是一次性的。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医生王明轩也表示:“国外的私人医生长期陪伴用户,了解病人的身体情况,并且能够根据病人的情况帮助他去预防疾病,这种服务在中国是完全缺失的,但中国人需要这样的帮助,这也是我愿意加入春雨私人医生的原因。”
“速度担忧”。面对规模可能变得越来越重,面临风险也会越来越大的质疑,张锐的回应说,对于线下扩张自己目前暂没有风险因素上的考虑,“如果说有最大的担忧的话,那也是担心扩张的速度还不够快”。
有些观点值得进一步商榷
1.互联网医疗企业核心价值应为资源关系品质而非数量
春雨观点:用户数量=核心资产=竞争力。张锐提到用户数量是春雨的核心资产,他提出春雨已积累将近4800万用户,以及8万名以上医生。春雨医生还将在扩大用户量和医生量方面加大投入。
笔者观点:在资源与核心竞争力方面更合理的逻辑应该是满足用户需求(包容、支配和情感需要)。创造用户体验的用户关系是资源而非用户本身。一个好的商业关系和人际关系一样也要经历4个阶段: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
目前,业内比较出名的有丁香园、好大夫、春雨医生3个医疗APP/平台。一项调查现实,更多的医生希望通过这些平台获得远程教育和医学信息服务,只有一成多的医生有“患者管理”的需求。从医生资源环节,以及在满足医生需求以及关系的阶段上看,春雨目前还远远谈不上拥有核心竞争力。在用户资源方面的情况亦有待评估。总体来说,以医院、医生、患者为服务和资源对象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其核心价值与资产更严格意义上体现为资源关系的品质而非数量。
2.资源配置不均衡不是服务低效率的最直接原因
春雨观点:不合理配置=资源闲置/非闲置不均衡。张锐曾多次说到:“医院只有闲置资源与非闲置资源之分。互联网擅长的就是合理利用闲置资源。”
笔者观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既是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然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并不是医疗服务低效率最直接的原因。不管是政府还是力图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上有所作为的企业来说,除了通过政策调配资源入手、抑或以科技改变传统医疗模式入手以外,在医生职业序列、技术能力模型、成长路径和生态环境建设、职业目标与诉求等具体的管理应用方面,创造价值是最能直接改善医疗服务低效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的方法。
3.移动互联医疗企业更应关注用户诉求和体验
春雨观点:大数据临床决策辅助诊断体系=误诊率降低。张锐表示,数据服务将会是春雨未来主要的战略方向和变现渠道。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春雨会借助大数据、互联网手段辅助线下诊疗。“我们目前在研发临床决策辅助诊断体系,成功后会先应用到线下。保守估计,它可帮助医生将误诊率降低2%~3%。”
笔者观点:大数据时代,人们对数字医疗的热情正在不断酝酿、高涨。据麦肯锡公司分析师预测,健康医疗市场数据的潜在商业价值年均最高可达4500亿美元,最低也能保持在3000亿美元。精准医疗依赖于大数据的开发和应用,然而误诊率的降低是一个更综合与复杂的医疗专业及管理问题,误诊率的降低与大数据应用之间简单直接的逻辑相关性有待研究。
以“移动医聊”公司WellDoc(美国个人健康管理移动医疗公司)为例, WellDoc相应App应用会以大数据为依据,为用户提供更为准确的医疗建议,在某种程度上,类似的医疗健康技术更在于让用户不再“一眼黑”,在让医生更了解患者的同时,他们自身也将更了解自己,从而让患者在整个医患关系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笔者认为,解决信息不对称不管对于医疗投资人、医疗各环节机构组织及患者而言都是医疗行业发展最亟待解决的第一需求。作为移动互联医疗企业,关注用户的细节诉求和体验是长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快速发展与稳定一致性的定位并不矛盾。
上一篇:移动医疗:解决看病难问题
下一篇:移动医疗如何优化现有医疗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