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模式探索 > 正文

移动医疗时代,重新给医生“定价”
2015-05-17 23:39:08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一财网 彭海斌 2015-05-16 16:39:00  有一天,你感觉身体不适。你打开手机的健康软件,从中选择靠近住所的一家医院在线完成医生预约。在预约的时间内,你在医院接受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这一切完成后,你
  一财网 彭海斌 2015-05-16 16:39:00

  有一天,你感觉身体不适。你打开手机的健康软件,从中选择靠近住所的一家医院在线完成医生预约。在预约的时间内,你在医院接受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这一切完成后,你康复如初。最后,别忘记,在健康软件上写上你对这次服务的评价。

  看起来,这一环节和一次就餐的过程极其类似。不同的是,这次你评价的不是餐厅的菜色搭配,而是治疗效果,你也许会因为医生态度亲切而多给一颗星。

  移动互联网浪潮中,越来越多的初创型企业试着打造医疗领域的大众点评。塞巴斯蒂安•高丁(Sebastian Gaudin)和他的移动应用app康语(carevoice)是其中一员。

  在上海静安区的一家创业公社里,法国人高丁和他的数位团队成员租下一个不大的办公间。这些创业公社将办公楼层改造成一个个独立的办公场所,供初创型的企业使用。随着中国政府大力提倡万众创业,这些创业公社很快挤满来自各个领域的创业者。

  毫无意外的,高丁注意到上海医院,尤其是优质医院人满为患的状况。在患者和医疗机构之间弥漫着不信任感,所以患者更倾向于选择声名显赫的医疗机构,“人们更倾向于去三甲医院(就诊)”。

  患者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高丁认为,通过导入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口碑相传将有助于患者找到更合适的医疗机构,而不必挤三甲医院的独木桥。

  对中国的医疗体系而言,这当然是更合乎效率的图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以及治疗程度的难易划分梯次,不同的医疗机构根据业务能力承担起不同疾病的治疗,这也是卫计委等决策机构愿意看到的转变。如此可做到医院减轻诊疗负担,同时患者减少财务开支。

  位于杭州的挂号网和深圳的就医160提供与康语类似的服务,不过这两家公司起步更早,发展规模更大,两者从挂号业务切入医疗市场,同时也提供对医疗过程的评价体系。挂号网“已经服务了1.6亿人次,平均每人节约时间1.5小时。”挂号网联合创始人张晓春说。

  挂号网、就医160和康语这样的第三方机构正在医疗机构的体系之外,建立起一个更加透明和可视化的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与其说是针对医疗机构,不如说是更直接的针对医生群体。

  长期以来,医院是医疗服务的核心,而医生附属于医疗机构。在这一传统体系下,医生的价值缺乏有效评价体系,并被严重低估,以药养医成为不得已的选择。但随着医生多点执业的逐步放开,后者的价值将得到重新挖掘。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第三方的评价体系将有助于医生这一关键“要素”的价格得到重估。

相关热词搜索:医生 医疗 时代

上一篇:移动医疗:不容易吃的大蛋糕
下一篇:医药股有望迎来蜜月期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