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是个“坑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玩的
2015-04-20 10:58:09 来源:砍柴网 评论:0 点击:

目前,移动医疗界正在上演一场激烈的厮杀角逐,由阿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大佬领衔,一大批中小企业创业者前赴后继蜂拥而来.人人都垂涎移动医疗这块大肥肉,但不是人人都消受得起的.移动医疗你玩不起,趁早知难而退,实在是行业的良心建议啊.
进入移动医疗这个行业,首先你必须符合两个条件:1、资深的互联网行业经验 2、对医疗健康领域有着深刻的理解.这两个条件就像是移动医疗的入场券,必不可少.即使你侥幸入场,迟早还是会被清理出局的.那么,你以为你拿到了入场券就万事大吉了?不,残酷的PK才刚刚开始!
首先,过硬的基本功 --- 产品
一个好的产品需要以用户为中心,拥有最直觉的用户体验,直击“人性的弱点”,这就需要你对这个行业非常的了解.比如设计一款给医生用的app,如果你曾是医生,那么你一定知道医生需要什么样的app,日常工作中有哪些痛点.这样设计出的产品符合医生的需要,逐渐成为医生工作的得力助手,慢慢的就做到了用户离不开你的产品了.
首先需要分析医生的需求,简单介绍下医生对于他愿意推广的一个app的需求:1. 对医生工作的帮助(病人管理、病例整理总结等等)2.产品提高医生收入3.帮助他评级考试等等,不管你的产品从哪里切入,或者随便切入医生的其中一点,都是以他的需求为导向.比如杏仁医生驱动医生的动力来源于Money,杏仁与医生说的故事是,未来医生需要自由执业,那么现在的医生需要通过捆绑你现有医院的患者,随着国家政策关于自由职业的放开,那么这群患者会跟随着医生去任何地方看病.这个方向是可以走的通,需求也是有的,现阶段及时如何更好的激活这批医生与患者,怎么把产品做的更加性感,这个是我对产品的认知.
其次,毛遂自荐的能力 --- 运营
一个好的产品是需要持续改进和持续运营的东西,这需要深入把握互联网的发展规律.腾讯、阿里巴巴、百度、谷歌等众多企业成功的关键,是拥有强大的基于核心竞争的平台和内容运营能力.之所以笔者在开始就提出需要资深的互联网行业经验,就是这个道理.
有了好产品你要想办法推广出去,是金子总会发光在互联网时代是行不通的.策划、宣传、炒作…让自己脱颖而出.如何扩大用户群、提升活跃度、改进用户体验、增加收入,你需要深谙行业规则,才能实现产品运营的四大目标.前段时间和JD无线端的负责人沟通,这个年代,如果很多人和资本说,用这个补贴,用哪个补贴来吸引用户,很多资本方开始不怎么接受此类方法了,产品的运营渐渐脱离补贴方式是趋势,补贴吸引完用户,第二步激活用户更加困难,因为在医疗行业通过补贴过来的用户不够精准,需求不够过硬是最大的问题.
运营分成两块,一块是用推广的方式运营,上述已经介绍到了,下期介绍关于产品类型的如何做运营.
第三,核心的竞争力,高频次的使用需求
纵观移动互联网医疗,已有2000多款移动医疗app,从医生、患者、医院、随访、药店等各个切入点都有,主要提供轻问诊、网上挂号、购买药品以及查询信息等服务.想要在众多医疗app中脱颖而出,需要你的app具有核心竞争力,让用户具有高频次的使用需求.医疗APP大多都会遇到此类问题,频次提高不了,营收就无法提高,这个是医疗APP通病,很难解决.
郝帅个人意见,介入一些单独的疾病病种,切入慢性疾病,至少这类产品用户使用起来是高频的,需要通过此类APP解决疾病带来的病痛问题.
第四,支付不能解决,之前都是白搭 .
2015年以微信和支付宝领衔的红包大战,从小年夜到正月初一,各大互联网巨头以及商家通过微信、QQ、支付宝钱包、微博等软件、社交平台就送出上百亿元红包.红包之所以成为互联网巨头必争之地,其背后隐藏着利益诉求--移动支付业务.只有从“交往”走到“交易”才能真正获利,关键现在很多医疗app“交往”都做不到.
互联网的应用到最后的落脚点就是个支付的问题,也就是买单的问题.如果支付不能解决,之前都是白搭.我们再来看看移动医疗,至今还没有出现一个成功的商业范本,众多以会员的收费模式也并不尽如意.
最后,一起来俯瞰整个行业现状
为什么那么多企业都去卖药了?因为这其中还能看到比较清晰可行的盈利模式,但是这个市场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多需求呢?中国的移动医疗成了投资热点,但盈利模式的困境一直未能摆脱,这是亟待解决的重中之重.
如果以上的问题都解决了,那就万事大吉了吗?具有先天优势的互联网企业阿里,野心勃勃的试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络医院帝国,首推健康APP手机下单送药上门,他似乎把能解决的都解决了,但是结果呢?现在并非发展很迅速,医疗APP创业的路上,企业的爆发还可能需要4-5年,所以创业者们是否可以耐得住寂寞.
本人第一次表达自己的看法,下面一期开始分析全面以个人观点解析关于切入医生,医院,药品,慢性疾病的APP.如果说的不到位,请多多指正.
上一篇:移动医疗属于移动而非医疗
下一篇:移动医疗的新问题应该加强监管
